檢驗檢測行業是以工業化為開端,自人類進入工業時代起,全球檢驗檢測行業便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開始發展。發展至今,歐洲國家、日本、美國等均已形成了較為規范的檢驗檢測市場,并形成了一批在國際上比較有名望、有權威的檢驗檢測機構。 從全球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來看,行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歐元。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行業競爭較為激烈,SGS、BV和Intertek為領先檢測機構。從行業應用情況來看,檢驗檢測市場主要應用于消費品、食品及工業領域。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全球檢驗檢測市場將穩步發展,其中,第三方檢測市場發展迅速,市場占有率將持續提升。 1、全球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歐元 從全球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來看,2009-2019年,全球檢驗檢測行業需求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從2009年的741億歐元提升至2019年的2053億歐元,年復合增速達到10.73%,過去幾年的增速呈現前低后高態勢。行業競爭激烈,SGS、BV和Intertek為領先企業 經過多年發展,全球一些領先的檢測機構已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優勢,從全球檢驗檢測機構的市場占有率情況來看,瑞士通用公證行(SGS)、法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V)和Intertek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不足25%,全球市場前10玩家占比不足40%。其余企業市場份額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全球檢驗檢測市場主要...
發布時間:
2020
-
11
-
04
瀏覽次數:438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排放監測系統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2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增至35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率達到6%。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包括全球各國高度依賴燃煤發電廠發電,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嚴格的排放規范和標準。另外,對環境保護的需求增加也促進了排放監測系統市場的增長。 從系統構成來看,到2025年,硬件市場將占據排放監控系統市場的最大規模。硬件市場的增長可以歸因于在煙氣排放監測系統CEMS和車載尾氣排放監測系統PEMS中都使用它們來收集排放數據。CEMS通過其硬件組件運行,而PEMS是一個軟件驅動的系統,并使用傳感器等硬件組件來預測氣體排放。由于大多數工廠都安裝了連續排放監測系統,因此基于硬件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增加了對硬件設備的需求。 從監測類型來看,到2025年,CEMS將占該市場的最大規模。CEMS用于收集有關來自各個行業(例如發電,石油和天然氣,化學制品和廢物焚燒)的氣體排放水平的數據。此外,有關跨行業污染監測的嚴格法規的實施預計將增加對CEMS的需求。 從區域市場來看,預測期內,亞太地區預計將成為排放監測系統的最大區域市場。中國和印度是亞太地區市場增長的主要貢獻者。這也可以歸因于該地區不斷增長的發電和化學使用行業,它們是排放監測系統的主要用戶。此外,燃煤電廠容量的增加是對排放監測系統需求...
發布時間:
2020
-
10
-
28
瀏覽次數:297
在新的產業經濟環境下,工業領域的結構演變和調整正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特別是在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之后,“智能生產”于“智能工業”正成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而信息技術與傳感技術,則是工業智能化的重要支點。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柱的工業傳感器技術和相關設備,也成為了各國在工業領域爭奪的一個制高點。 隨著物聯網的迅速發展,WIFI、藍牙等無線連接方式也火爆起來,這給無線傳感器的發展帶來了一個重要契機,前景廣闊。無線傳感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供電源,構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由隨機分布的集成有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微型節點。無線傳感器網絡將成百上千的傳感器節點布置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形成監測網絡,這些節點通過特定的協議正確、高效、穩定的組織起來,協同工作完成某項應用任務,達到數據采集、無線通信和信息處理的能力。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網絡,無線傳感器可應用在很多需要無線連接和數據跟蹤的地方。 眾所周知,在工業過程控制中,計算機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需要采集的信息數量正在不斷增加,生產過程需要用到壓力傳感器、熱敏傳感器、光敏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濕敏傳感器等各類傳感器。這樣做,是為把大量非電量的物化參數轉化成電信號控制信息,以滿足各個工業過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發展需求。 在一套工業流程中,無線傳感器可以被嵌入到過程介...
發布時間:
2020
-
10
-
23
瀏覽次數:287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2012-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行業工業增加值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其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5%。但是,在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給儀器儀表制造行業造成了巨大傷害。截止至2020年1-8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行業也逐漸復蘇,其工業增加值增速已恢復到1.5%的水平。在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峰會上,多位科研院所專家、儀器行業領軍企業高管以“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研發痛點分析和市場化銷售機制新突破”為主題,就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科研儀器設備自主創新能力、搭建“研發企業—重點用戶—管理專家”協作機制新模式進行了研討。“科學儀器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弱,品牌效應低,世界前50強暫無國內企業的席位;科學儀器產品,門類、品種和型號規格覆蓋范圍有限,實驗室和生產制造所需的不少高端科學儀器仍依賴進口。” 談及我國科學儀器發展現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1研究所首席專家年夫順表示,近年來,為推進科研儀器自主創新,我國開展了系列舉措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國外高端技術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談及我國科學儀器發展現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1研究所首席專家年夫順表示,近年來,為推進科研儀器自主創新,我國開展了系列舉措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國外高端技術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根據2018年統計數據,在電子測...
發布時間:
2020
-
10
-
21
瀏覽次數:407
2020年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環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環比上漲0.4%。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6%。一、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變動情況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2.05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下降4.8%,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6.2%,加工工業價格下降1.3%。生活資料價格同比由上月上漲0.6%轉為下降0.1%,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衣著價格下降1.7%,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0.8%,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1.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9.3%,化工原料類價格下降7.8%;農副產品類價格上漲3.9%,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上漲2.9%,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1.8%。二、工業生產者價格環比變動情況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13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0.6%,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0.3%,加工工業價格上漲0.1%。生活資料價格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1%,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
發布時間:
2020
-
10
-
19
瀏覽次數:447
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根據2017年最新發布的《國民經濟分類》,儀器儀表制造行業中的儀器儀表主要包括光學儀器、電工儀器儀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運輸設備及生產用計數儀表等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2012-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行業工業增加值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19年,其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5%。2020年1-8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行業也逐漸復蘇,其工業增加值增速已恢復到1.5%的水平。從儀器儀表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變化情況來看,2016-2018年,行業營業收入逐年下降,2019年有所回升,實現7243億元,較2018年增長5.5%。2020年1-8月,行業營業收入實現435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0.4%。從細分市場來看,2019年,儀器儀表制造行業中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其市場占有率約為34.68%;其次為光學儀器和電工儀器儀表,其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1.50%和9.64%。根據中國五金機電指數披露,2016-2020年9月30日,我國儀器儀表價格運行較為穩定,其價格指數均在108-112之間波動。2020年9月30日,我國儀器儀表價格指數為109.91。
發布時間:
2020
-
10
-
12
瀏覽次數:397
據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報告,工業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9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工業4.0和物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疫情大流行的爆發對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等許多行業的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石油和天然氣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疫情,整個石油和天然氣價值鏈中的許多進行中或新項目可能在項目執行,計劃和風險管理方面面臨許多挑戰。由于大流行,包括液化天然氣,石化以及石油存儲和煉油廠在內的各個領域的2000多個EPC油氣項目不得不暫停或推遲。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預測,油價下跌25%可能會導致全球油氣投資減少300億美元。汽車和運輸業也是工業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最終用途行業。由于疫情大流行,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停止生產汽車。 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和汽車以外,由于大流行,世界上許多其他行業,包括發電和采礦業,都已暫停了幾乎所有國家的生產活動。預計這將降低對工業傳感器的需求,并在預測期內顯著影響市場增長。 解讀工業傳感器的市場動態 驅動因素:工業4.0和IIoT的日益普及 工業4.0革命已經開始,在當前行業中使用新的破壞性技術的好處越來越明顯。AT&T和Google等技術巨頭也紛紛涉足...
發布時間:
2020
-
10
-
10
瀏覽次數: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