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液位計是一種由微處理器控制的非接觸式連續液位測量儀。安裝方便,測量方便,不受液體粘度和密度的影響。由于它沒有機械運動部件,可靠性更高,維護工作量更少,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液位測量。但測量精度相對較低,測量中存在盲區,不能在壓力容器中測量,也不能用于測量揮發性介質。正是由于超聲波液位計本身的局限性,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出現一些故障。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超聲波液位計,本文重點介紹了超聲波液位計的原理和常見故障。
一、超聲波液位計的原理
在超聲波液位計的測量中,超聲波脈沖由傳感器(換能器)發出,經物體表面反射后,由同一傳感器(換能器)接收,再轉換成電信號。傳感器(傳感器)和被測液位之間的距離由超聲波發射和接收之間的時間來計算。
因此,超聲波液位計利用測量回波距離的原理,根據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進行測量。
由于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是一次往返,實際測量的距離值用公式表示:S=C×T/2。其中S為實測距離值,C為聲速,T為傳播時間。
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固定的,水池的深度或水箱的高度也是固定的。實際液位是水池或水箱等容器的深度減去超聲波測量的距離,即為液位或液面的高度。因此,實現了液位的超聲波測量。

二、超聲波液位計的常見故障。
1.超聲波傳播速度C引起的測量不準確
超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例如在0時,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31米/秒,在水蒸氣中的傳播速度為403米/秒,傳播速度C也會隨著壓力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溫度為100時,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從0時的331米/秒增加到387米/秒,測量探頭離液面傳播速度越近。這樣,由于傳播速度C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引起的測量誤差,必須通過物理校準或壓力和溫度補償來減小測量誤差。現在有很多帶壓力和溫度補償功能的測量探頭。當壓力和溫度穩定時,也可以通過將壓力和溫度值設置為當前值來直接補償。
2.電源電壓波動導致測量不準確
對于單探頭測量裝置,同一個測量探頭既是發射器又是接收器,因此在發射超聲波時,當對探頭施加較高的激勵電壓時,盲區距離會增大,可能會超出測量范圍。當探頭上的電壓過低時,由于測量距離較長,可能收不到返回信號,從而導致運行異常或測量誤差。此時需要將電源電壓調整到額定值,使探頭正常工作。
3.選擇的測量范圍不合適
由于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存在盲區距離和衰減,超聲波測量液位有一定的測量范圍,但沒有限制,因此應選擇合適的探頭和工作方式。
4.測量傳播介質引起的故障
在測量中,當傳播介質中含有大的液滴顆粒時,超聲波遇到這些液滴時會發生散射和反射,這些液滴也會吸收超聲波,造成超聲波的衰減,從而引起測量誤差或使測量探頭無法工作。這種現象在我國北方比較常見,尤其是冬天。當這些液滴附著在測量探頭表面時,危害會更大。一方面,測量探頭不會工作;另一方面,如果時間過長,液滴可能會腐蝕探頭表面,使測量探頭無法使用。因此,應及時進行通風和擦拭,并安裝過濾裝置,在測量探頭上安裝防護罩。當液滴顆粒很小且沒有附著在探針表面時,也可以通過使用高功率探針或雙探針測量方法來解決。
5.測量液位引起的故障
當被測液位附著其他雜質或液位非常不規則時,超聲波遇到漫反射或光束反射到其他方向,但返回到測量探頭的超聲波很少,超出了測量探頭的靈敏度范圍,導致測量探頭無法測量光束,無法反射,無法正常工作。此時,應將鐵絲放在測量探頭下方,以包圍井。
6.安裝方法導致的故障
超聲波液位計有盲點,就像人的眼睛一樣。盲點是指物體離眼睛很近,但看不清楚。這個距離叫做盲點。
超聲波液位計的盲區因量程不同而不同。范圍越小,盲點越小,范圍越大,盲點越大。但一般在30cm到50cm之間。因此,安裝超聲波液位計時必須考慮盲區。
超聲波液位計的測量探頭(傳感器)應垂直安裝在適當的位置。當安裝傾斜時,測量探頭發出的超聲波束會反射到其他方向。此時,測量探頭在沒有接收到超聲波束的情況下無法正常工作,應進行校正并重新安裝。如果測量探頭離液位太近或太遠,也會影響測量。因此,測量探頭應安裝在遠離液位的適當位置,使液位高度變化的范圍在測量探頭的測量范圍內,最高液位應在盲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