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幅員遼闊,水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水電能源基地、黃金水道和生物寶庫。近年來,隨著工農業生產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流域水污染,尤其是中下游水污染,已成為長江水環境的一個嚴重問題。
近年來,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編輯了《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2013)、《內陸水域浮游植物監測技術規程》(SL733-2016),并參與了《水質數據庫表結構與標識符規定》(SL325-2005)、《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酚類化合物》(SL 463-2009)、《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酞酸酯類化合物》(SL464-2009)等一批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2021年3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的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強調建立流域整體協調機制,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完善水污染防治措施,推進生態環境修復、綠色發展理念和規劃,建立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嚴格履行法律責任。
隨著國家對長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的重視,可以預見,長江流域將積極建立生態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和水質監測預警系統,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水生態和水安全,這將帶動水質監測儀器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在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高密度水質在線監測儀、水環境低空信息探測器、生物回聲探測儀、總有機碳測定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等先進的分析測試儀器設備一應俱全。

長江是我國的重要水源。隨著《長江保護法》的正式實施,長江流域的污染防治越來越受到重視。上海證券表示:“結合前期長江保護的相關政策和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為重點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政策紅利持續,長江流域治理需求有望加快。”相關環境監測儀器廠商和運維企業可以重點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