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公布了即將推出的“海洋標志號”游輪效果圖,長1198英尺,可容納7600名客人,內部配置8個社區、7個游泳池和1個瀑布。據說,這艘游輪落成后或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游輪。
果然是“花”出了新高度,一艘游輪配備7個泳池,40多家餐廳、酒吧,除了7600名客人還有2350名船員的房間,打造了聯排別墅,一次航行7天,怪不得游輪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漂浮的城市”。而更進一步,能夠橫渡跨洋的郵輪,更是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角色轉變成了豪華旅游客船。
那么,問題來了,無論是游輪還是郵輪,航行7到15天的時間里到底是怎么處理污水和垃圾的?
別說,這種情況以前或許不起眼,現在可真的一點都馬虎不得。曾經就有郵輪公司因為非法傾倒被罰款數千萬美元,這也給其他郵輪公司敲響了警鐘,不斷致力于探究和探索污水凈化和垃圾處置的有效路徑,尤其是大型豪華游輪(以下都統一用“游輪”的稱謂),更別說上述配置如此之全的超豪華游輪了。
埃克塞特大學曾發布過一篇分析報告,稱一艘大型游輪的碳足跡可能超過12000輛汽車,一艘載有2700名乘客的游輪每天可以產生一噸的廢物,“航運業產生的所有廢物中約有24%來自游輪”。另有數據顯示,游輪平均每名乘客一天能產生390L廢水(包括黑水、灰水、艙底油污水等)。如果按此測算,“海洋標志號”滿載的情況下,廢水產生量或達到近4000噸,甚至更多。
此前有機構專門測算了皇家加勒比的Symphony of the Seas(海洋交響號游輪)的廢水量,每天大約是5000噸的樣子,這艘游輪可承載7000多人。而2020年,海洋交響號聲稱已經升級為零排放游輪,用上了深度水處理技術,并且污泥也會在靠岸后送往污泥焚燒發電廠。
這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郵輪公司目前對于污染物排放可是一點都不敢大意。國際海事組織(IMO)1973年就發布了《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隨后1978年進行了修訂,國際郵輪協會(Cruise Lin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 CLIA)也制定了一系列標準。那么從我國看,相關規定自然也不會少。
《船舶與海上技術 海上環境保護 圍油欄 第3部分:端部連接器》(GB/T 36148.3-2022)、《聲學 描述船舶水下噪聲的量及其測量方法 第1部分:用于比對目的的深水精密測量要求》(GB/T 41311.1-2022)、《船舶有毒液體物質殘余物排放處理要求》(計劃號:20214496-T-469)、《船舶水下輻射噪聲測量方法》(計劃號:20213217-T-469)、《船舶環境噪聲》(計劃號:20210866-T-469)、《船舶中水回用處理裝置技術條件》(計劃號:20210859-T-469)、《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通用要求》(JT/T 1360—2020)、《船舶水污染物排放監測技術要求》(JT/T 1361—2020)......
在這樣的背景下,游輪不斷升級污染物治理系統。
比如“鉆石公主號”,配備了先進的空氣質量系統(AAQS),在港口所使用的燃油都是低硫燃油,同時配置了先進的水處理系統。據悉,“鉆石公主號”上的黑水能夠經過處理設施自然分解并消毒,艙底水能通過分離器設備降低含油量之后再處理。
更進一步,我國重慶交運游輪自今年3月開始啟動“無廢游輪”創建工作。據悉,交運平湖”游輪是重慶首艘“無廢游輪”創建船舶,廚房污染物、黑水、灰水等污水轉岸設備齊全,生活污水排放能達到市政三級排放標準,油污水和餐廚垃圾都會在靠岸后被統一接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