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污染中,工業造成的水污染最為嚴重。如工業廢水,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水中難凈化,而且難處理。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它占了工業排放的大部分污染物。不同類型的工廠,工業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差別很大。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工藝也不一樣,其中所含污染物的質量和數量也不一樣。除了工業廢水直接注入水體造成的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污水中,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被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硫醇等臭味,進一步惡化水質。污水處理勢在必行,政策也在加大污水資源的開發。
?
政策加碼污水資源化發展
?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污水處理。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召開污水資源化相關會議并先后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污水資源化行業的發展。
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會。會議研究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及相關實施方案的起草,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建設;7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指出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要結合水資源稟賦、水環境保護目標和技術經濟條件,開展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再生水用于市政雜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態補水。
?
2021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在城鎮、工業、農業和農村地區系統開展廢水資源化利用,以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為重點,以城市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為突破口,以工業利用和生態補水為主要途徑,推動我國廢水資源化利用的優質發展。
在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和污水處理行業的持續政策支持和投資的推動下,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取得了穩步增長。污水處理行業收入從2015年的341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98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9%,水質監測迎來千億市場。
?
水質監測迎來千億市場
?
水質監測是監測和測量水中污染物的類型、各種污染物的濃度和變化趨勢,并對水質進行評價的過程。監測范圍很廣,包括未受污染和受污染的天然水(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和各種工業排水等。其子領域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和水質監測運營服務。
水處理和水質檢測密不可分。在廢水處理中,需要檢測廢水中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然后根據檢測結果選擇分離技術。在此過程中,通常會用到化學法、離子色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法、離子選擇電極法、氣相色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法等。
此外,污水處理中的水質檢測項目很多,不僅需要檢測反映水質的綜合指標,包括溫度、濁度、化學需氧量、pH值、溶解氧等。還需要檢測有機農藥和重金屬等有毒物質。這也要求污水處理廠配備不同種類的水質檢測儀器。污水回用對污水處理技術和處理后的水質有更高的要求,污水處理行業對水質監測的需求也會更大。面對幾千億的市場空間,水質檢測也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
最后,隨著污水處理成本逐漸提速傳導至終端,污水處理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重要機遇期,隨著污水資源化政策的落地,將打開行業市場空間,水質監測迎市場,發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