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021
-
05
-
24
5月19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陽二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發射的海洋二號系列的第四顆衛星,將與在軌的海洋二號和C衛星實現組網,形成中國海洋動態環境監測系統。雖然去年11月海陽二號A衛星停止了業務化運營,但海陽二號D衛星進入軌道后,中國海洋監測和災害預警能力并沒有下降,而是通過三星組網,我國的海洋監測與災害預警能力不降反升。 作為海洋環境動力衛星,海洋二號系列衛星主要用于觀測全球海洋動力現象和過程。該系列衛星搭載了多種先進的遙感有效載荷,可以全天高精度監測海面高度、海面溫度、海面風場等海洋動態環境數據。例如,微波散射儀用于測量海面風力,雷達高度計用于測量有效波高度、全球海浪、海洋環流等數據,校準輻射計也與雷達高度計配套使用。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此外,還有自動船舶識別和數據采集系統,可以在全球海面上測量船舶的位置、航向、速度等數據,為海上航行、定位、搜救等提供保障。 海洋二號B星、C星、D星的軌道不同。三顆衛星建立海洋動態環境監測網絡后,我國海洋監測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僅用6個小時就完成了全球海洋觀測,較前20天有了跨越式進展,基本能滿足海洋科研、海上運輸和海上安全的需要。與此同時,全球海洋監測的覆蓋面也擴大到90%以上。 海洋監測能力的提高可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數據支持。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是海洋,地球97%的水在海洋中。海洋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