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
-
10
-
15
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發布了一份名為《2021年氣候服務狀況:水》的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水危機,水生態修復迫在眉睫。2016年我國出臺了實施河長制的文件,2018年又發布了《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逐步完善河湖生態管理體系。 近年來,各地積極響應,大力修復河湖生態環境。許多地區在水處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廣東省廣州市對污染源進行綜合治理,實現大墩斷面水質逐步改善,黑臭現象消除,劣質五支流基本消除,源頭污染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海南省三亞市已實現18個城鎮河湖,16個穩定斷面達標。全市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率達到95.5%,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十三五”期間,再生水利用率已超過全省要求. 當然,河湖生態修復還有需要進一步努力的領域。今后,國家水利部門也對河湖生態治理給予了指導和建議。改善水生態,需要牢牢抓住基建!要牢牢把握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做好深水、水土保持和周邊保護,共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質量。 一、深:牢抓地下水超采 治污先截污,河湖“怕”被過度開發。 首先推動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工作。華北地區水生態問題嚴重。以京津冀地區為控制重點,采取“節水、增供水”的綜合治理措施,逐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有效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突出問題。 實施全國地下水超采控制。逐步擴大治理范圍,制定重點區域過度開采保護方案。東北實行“開源節流、科學調控”的應對政策,...